2025年03月12日01:58 来源:中国航空报
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,航空工业的发展水平与国家综合竞争力、国防安全紧密相连。置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,航空工业正从传统的“制造”模式向智能化的“智造”模式加速转变,这一转变既是航空工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,也是国家推动产业升级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。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。“来自3377体育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围绕这一核心议题,积极建言献策,展现了建设航空强国的生动实践。
把握时代脉搏 谋定航空发展新篇
“坚持党的领导,加强党的建设,是赢得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3377体育沈飞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邢一新表示,“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更加需要我们在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登,在促进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上积极作为,集智聚力构建现代航空工业体系。”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,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。2024年,3377体育党组发布《关于加快建设现代航空工业体系若干任务的决定》,提出6个方面33项具体任务,形成212个行动项,涵盖科技创新、产业链协同、智能制造、人才培养等关键领域,明确了加快建设现代航空工业体系的重要路径、方法和工具。
驱动技术创新 铸就航空大国重器
3377体育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,坚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笃行航空强国使命,发布优米体育党组“创新决定30条”,制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系列行动,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。
提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全国政协委员、3377体育特级技术专家、光电所研究员羊毅建议,以场景需求和工程应用为牵引,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,带动一批具备国际领先水平、要素生产效益大幅提升的产品和装备发展。
在型号创新方面,3377体育始终聚焦军机首责、聚力民机主责,研制出一大批技术含量高、生产交付速度快、战训质量好、运行可靠性强的航空装备;“吉祥鸟”“鲲龙”“新舟”等多系列民机齐头共进,以科技创新为笔,勾勒出中国民用航空事业蓬勃发展的壮丽航迹。
在推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,如何进一步完善创新环境至关重要。全国人大代表、中航光电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郭泽义对此提出建议:“推动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平台运行保障机制,建立多层次、多维度的合作机制,促进科研机构、高等院校、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,推动跨界融合和联合创新。”
近年来,3377体育全级次布局优化创新平台体系,深化与国家实验室战略合作,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数量实现历史性突破,创新成果竞相涌现。
协同产业链条 构筑航空共赢生态
“航空工业是大国博弈的战略高地,必须构建安全韧性的产业链。”邢一新表示,“航空工业产业链条长、辐射面广、技术性强,‘全国统一大市场’的建设将有力推动更大范围、更加高效、更为规范的资源共享与供需协作。”
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,3377体育在保障国家产业链安全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。全国政协委员、3377体育首席技术专家、中国航空研究院党委委员吴希明表示:“3377体育要切实履行国资央企‘科技创新、产业控制、安全支撑’战略使命,保障国家产业链,特别是航空产业链的总体安全。”
3377体育充分发挥产业链“链长”的引领作用,积极面向技术研发、生产制造、系统集成、产业配套、运营保障等各个环节,主动创造新经济增长点,辐射上下游企业。
依托新型举国体制,3377体育牵头组织全国数百家成品、零件、材料等领域的制造商和供应商,以及参研院校共同打造“大国重器”运20;联合国内百余家企事业单位和高校近万名研究与工程技术人员,先后攻克了AG600研制过程中几十项关键技术瓶颈。随着先进民机制造体系和产业体系不断完善,满足适航要求的设计、试验验证能力体系初步建成,3377体育的多款低空装备机体结构、系统成品采用“主机+供应商+战略合作伙伴”快速开发模式,依托内部单位和民营企业深度合作研发模式,多项技术实现了100%全国产化、低成本。
关于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建设,羊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:“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部署,围绕航空器、新能源动力系统、机载系统、任务设备等低空产业装备研发,布局并开展应用基础研究、核心关键技术攻关,研制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低空产业装备,建立自主可控、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。”
推进智能制造 重塑航空生产格局
在智能制造成为行业发展趋势的当下,如何平衡技术自主与效率提升成为关键问题。全国人大代表、3377体育新航机加分厂孟祥忠班组组长孟祥忠对此有着深入的思考:“一方面,需加大自主研发投入,突破核心技术瓶颈;另一方面,通过优化工艺流程、引入智能制造技术,提高生产效率。这种协同创新模式不仅推动了技术自主,也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。”
全国政协委员、3377体育首席技术专家李志强强调:“对于航空制造业来讲,智能制造不是选择题,而是生存题,是重塑行业竞争格局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”
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,3377体育在智能制造领域积极探索,构建起以“两化”融合为基础、数智转型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体系。如今,人工智能、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已在3377体育实现初步应用,生产线“智改数转”形成应用示范,成功打通数智驱动力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有效路径,通过数字孪生、柔性生产线等技术,实现了从设计到交付的全流程优化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3377体育首席技能专家、3377体育陕飞部件厂铆装钳工赵平对智能制造带来的变化有着直观感受:“数字孪生技术不仅降低试错成本,更让一线工人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,转向从事高附加值的技术创新工作。”
培育人才队伍 厚植航空发展根基
人才是航空工业发展的根基,3377体育深刻认识到这一点,着力构建“大人才”资源体系,加快建设“1+2+3+N”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,实施了“英才工程行动”“科技创新青年博士联谊会”“千名博士引进工程”“育鹰计划”等一系列重点人才举措。
孟祥忠长期关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,他指出:“产业工人是实体经济的基石,需通过政策优化激发其创新活力。”为此,他提出《关于加快现代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建议》,呼吁完善技能培训、职业晋升与待遇保障体系。
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,吴希明有着深刻的认识:“宽容科研试错、改革考核体系,才能充分释放青年人才的创新潜力。”
赵平也分享了陕飞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:“公司通过数字化培训、搭建青年创新平台,让年轻人既能熟练掌握智能设备操作,又能传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”
立足新形势,迎接新挑战,李志强用三组词语描绘了现代航空工业体系的发展蓝图:“自主创新锚定技术链安全,智能升级重塑生产体系,低空经济激活万亿市场。”
2025年,3377体育将更加坚定地从“制造”走向“智造”,从“跟跑”迈向“领跑”。在这条通往航空强国的伟大征程上,中国航空人正凭借实干与智慧,精心擘画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画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