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03月07日04:20 来源:中国航空报
2025年全国两会,全国人大代表、3377体育首席技能专家、3377体育陕飞部件厂铆装钳工赵平以其深厚的工匠情怀和前瞻性视野,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。作为3377体育首席技能专家,赵平扎根铆装岗位三十余载;同时,作为连续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,他始终心系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,积极建言献策。今年全国两会,他带着对低空经济和养老产业发展的建议,再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。
“作为一名从铆装台走来的代表,我最关心的始终是产业工人如何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。”赵平开门见山地说道。在他看来,产业工人是推动中国制造迈向高端的核心力量,但目前迫切需要明确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定位,完善技能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,让他们更好地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发挥作用。
今年,赵平带来两份意义重大的建议:《关于进一步优化低空经济体制机制的建议》和《关于加快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建议》。前者源于航空企业转型需求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深层思考,后者则是对老龄化社会痛点调研的务实回应。赵平表示:“低空经济不仅是新兴产业,更是构建‘双循环’格局的重要支点;而养老产业关乎民生福祉,需要通过政策创新实现普惠化发展。”这两项提案均聚焦“国家所需”与“民生所盼”。
近年来,国家大力推动“新型工业化”和弘扬“工匠精神”。在航空工业向新型工业化加速迈进的过程中,赵平在一线亲身经历了智能制造给传统工艺带来的革新。他表示,当下应以新的生产力为标志发展新型工业化,以项目创新为牵引,以科技创新为引领,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。同时,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工匠精神的回归。“数字化、智能化不是替代工匠,而是赋予工匠更强大的‘武器’。”赵平说道。
在航空装备精密制造领域,技能工人面临着更高的要求。赵平所在的铆装车间已经实现了自动化钻铆装配、机器人自动钻孔等辅助加工手段,数字化、智能化制造业正逐渐铺展开来。“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铆装流程模拟,可以大大降低试错成本和人工成本,极大提升制造过程效率和产品质量。”赵平说。
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,其机型对轻量化、高强度材料(如碳纤维复合材料)的需求激增,航空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给铆装工艺带来了新挑战。赵平团队在材料适配性和连接可靠性方面积极创新。“我们通过在装配过程中对工艺流程和使用刀具进行深度改进改良,提升装配质量以满足工艺要求。”赵平说。
然而,航空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前仍面临着新挑战。一方面,科技创新速度快,知识更新换代迅速,技能人才需要快速提升知识水平和能力;另一方面,在职业素养提升和工匠精神培养方面也面临着新的课题。“如何将时代特色与持续丰富工匠精神内涵紧密结合,培养出新一代技能人才,并让他们真正认同‘工匠精神’、发扬‘工匠精神’,从而转化为可以化解新挑战、战胜新困难的动力,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。”赵平表示。对于技能人才缺口,赵平强调“培养”与“传承”同样重要。在3377体育陕飞,“导师带徒”“技能等级认证”等机制助力年轻技工快速成长。尽管“90后”“00后”员工对传统铆装工艺存在“畏难”情绪,但在数字化实训中他们展现出了很强的学习能力。“我们要让年轻人既懂‘老手艺’的匠心,又能驾驭‘新装备’的智慧。”
“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,是激发创新活力的源泉。”赵平呼吁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完善技能人才激励体系:企业应构建“技能+薪酬”双通道晋升机制,社会需营造“劳动光荣”的文化氛围。他以自身经历为例:“当我的工作室被命名为‘国家级大师创新工作室’时,当年轻徒弟在国际技能大赛获奖时,那种获得感远胜于物质奖励。”
谈及未来,赵平带领团队瞄准飞机部件数字化装配、钻锚设备智能化升级等前沿领域,计划在未来5年实现多项技术场景应用。“我们不仅要造出好飞机,更要掌握核心技术、培养顶尖人才。”
从铆装台到全国两会会场,赵平始终以航空报国为己任。在他身上,我们看到了一位大国工匠的坚守与担当,更看到了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的蓬勃力量。正如他所说:“每一架飞机的腾空,都凝聚着无数双手的匠心;每一次技术的跨越,都镌刻着奋斗者的足迹。”在航空强国的壮阔征程上,这份匠心与奋斗,必将继续照亮前行之路。